在学术术语中,经济学是研究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简单地说,它是研究人们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所做的选择。
现在发现:我能买得起多少房子?
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认为工业和商业主要是由自身利益驱动的。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学习经济学与自私的本质有关。《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最近的一篇文章仔细研究了相关证据,试图一劳永逸地回答这个问题:学习经济学真的会让你成为一个坏人吗?
的数据
沃顿大学(Wharton University)管理学终身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对多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了评估,这些研究涉及经济学研究和自利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他研究了四个关键领域的价值观:利他主义、贪婪、自私和腐败。
相关文章:美国三人组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利他主义
就利他行为而言,a1993年的研究研究发现,美国经济学教授的慈善捐款比其他学科的教授要少。经济学教授不向慈善机构捐款的人数是其他领域教授的两倍。
腐败性
一个2000年的研究一项在德国进行的调查发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腐败。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场景,要求他们向需要帮助的人推荐水管工。研究发现,如果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接受了贿赂,他们更有可能推荐价格过高的水管工。
贪婪
一个更最近的调查看看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贪婪。这项研究是在美国房地产崩盘以及随后的经济危机之后开展的。研究发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对贪婪持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可能表现出贪婪的行为。
自私
另外两项研究关注的是自私和经济学学生在被要求基于公平做出决定时的行为。在第一个研究在美国,研究人员给学生10美元,并要求他们与其他同学平分这笔钱。如果这个同伴接受了这个提议,他们可以保留这笔钱,但是如果这个同伴拒绝了,他们就什么也得不到。研究发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平均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多留了13%的钱。
在第二项研究在美国,学生们得到一笔固定数额的钱,他们必须决定是保留这笔钱,还是把这笔钱放到社区的资金池里,然后每个人平分这笔钱。学生平均贡献了49%的资金,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只贡献了20%。当学生们被问及他们认为“公平贡献”是什么时,其他专业的学生都说是一半或更多。当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回答。
自我利益的自我选择
虽然研究表明,学习经济学可能在培养更自私的天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需要考虑另一方面。格兰特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经济学专业学生被感知到的自私是否实际上不是由于自我选择,也就是说,他们的自身利益吸引他们进入这个领域。
他指出一个2007年瑞典的研究研究发现,与其他学术背景的学生相比,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不太可能捐钱帮助他们的同龄人。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自私的倾向在学生开始学习经济学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格兰特继续说,如果利己主义自然地促使某些学生学习经济学,那么被持类似观点的人包围只会加剧自私。群体心态的发展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自私是一种自然和理性的状态。
鼓励额外的教育
以经济排名为十大最受欢迎的本科专业之一在美国,这项将经济学研究与更自私的本质联系起来的研究,至少可以说是令人不安的。格兰特建议,可以通过要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行为经济学和社会科学课程来抑制他们的自私,这些课程倾向于把社会的需求和关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个人。
相关文章:大学专业和就业市场指南:人文学科
试图确定学习经济学是否真的会滋生自私,有点像试图解决古老的鸡和蛋的谜题。
图片来源:flickr